这个话题很沉重,因为体感越来越明显了,它确实就在周边真实发生着,尤其是最近一年多,大环境不那么景气,年龄成了企业更看重的因素。
先小纠正下,首先,35岁还好吧?在国内40岁左右才可能真正被认为大龄程序员(确切的说应该覆盖了整个IT界从业人员,或者说整个高薪职位的职场),而大龄IT者们在国内的现状也确实有着不乐观的趋势,是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就业环境造成的。相比较而言,在美国就业环境可能相对稳定,像IBM、微软这样的企业存在更多45~50岁以上的程序员,国内其实也有但稀少,还工作着的或多或少要么从事技术管理要么自己小公司创业,较少还在干着程序员的活,国内IT行业的历史也就二十多年。
1、成本和大龄,在国内普遍存在着天然的冲突
国内IT行业是后起之秀,这二十年奋发崛起眼红脱贫的过程中,在各行各业尤其是IT这个高薪造富行业间接助推了高房价,高房价又反过来挟持IT等从业人员,企业租金、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公司被迫更愿意用低薪的年轻人、甚至非计算机专业刚刚自费培训完的门外汉。而年轻人为了尽快沉淀和成长,为了下一份工作的升职加薪,更愿意积极主动的加班、自发的拼命三郎,总觉得加班的越多、成长的越快、下一份薪资就越高,成本优势此时和大龄有家室的程序员相比,已经非常明显了,这方面就造成部分以股东利润至上的企业及管理层对大龄程序员的包容度在下降。
以上只是一方面,但也是主要原因,其次,对于大龄者来说,年龄大了有了家庭和自己的生活态度,也更懂得和愿意花费时间陪家人、朋友,另外一方面迫于家庭压力,哪怕是别人眼中追求豪车、大房子的面子问题,也被动追求更高薪资,这是行业近十年来的客观趋势。但加薪总会在某一个阶段时会达到临界点,也就是说,自身能力和薪资会出现冲突和矛盾,达到天花板、并且开始缓慢然后逐步加快下降,如果不是资金和就业等客观压力,届时求职时薪资要求不太乐意主动降低,即便主动降低也会被莫名认为是真的能力不行,导致应聘公司更主观愿意找年轻人,他们具备更好的培养潜力和成本溢价,除非大龄求职者将薪资降低到足够的优势区间内,而且仅限于求职小厂时才有效。
2、IT业真的越老越吃香?实则越来越难!
技术迭代越来越快,已经很难靠一门技术通吃到退休。
在国内,大龄程序员真的不容易。物价高涨,中小企业发展不稳定,IT行业在外人看来越老越吃香,导致很多慕名而来的外行人参加培训班,甚至宁愿低薪也要挤进来,这在以前行业初期是可行的,但目前越来越难,因为外行人不理解目前的IT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云平台普及阶段,上层SaaS业务已经到了精益求精的阶段,技术人自己研发了复用程度越来越高的各种云平台,技术人自己革了自己的命,而这个发展趋势外行人是看不到也理解不了的,未来或许还会朝着faas等方向发展,岗位诉求可能更少。
另一方面,年龄越大技术发展潜力的瓶颈越明显,这个瓶颈是指软件行业发展到今日,细分领域众多,新语言、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人工智能领域,要求就越来越专业,对数学就要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值分析等大学课程,其次才是基础算法的积累,对于平时动不动就996的程序员来说,学习和提升自己真的不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精力集中度、对家庭对朋友关系的追求会分散大量时间,不太可能像年轻人一样大不了不谈恋爱、孤家寡人去闭门造车学会一门语言,从时间和精力投入上来说,大龄的潜力劣势就已经明显了。
即便投入这么多精力到新领域的学习,现在的技术对专业性要求越来越苛刻,如果只是简单会玩,恐怕不是商业化公司需要的,软件行业目前已经呈现出“技术垄断”的企业越来越占据头部优势的趋势,所以对专业岗位的要求越来越追求高精尖的优势,这是程序员半路想改行的痛点。而此时的小公司更愿意招低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进行培养。培养成长起来后,溢价会非常明显,比如入职时给了1万块,一年后可能能力达到了1.5甚至2万,但企业加薪可能到1.2万、1.3万,相差的部分就是企业赚到的价值,这就是潜力优势。
所以才会有目前.net、php等国内从业者的不易,大趋势是AI技术未来会替代重复劳动的发展,某些编程语言就业面会越来越窄,而这些领域的程序员一旦转行到新技术上,意味着可能需要从零开始,新工作即便愿意给这个机会,薪资也至少减半开始,会有多少人有眼光愿意承担这样的阵痛?这样的转型阵痛期往往也是一年起步,关键是大龄程序员有家庭和平时项目的压力,承担这样的转型本身就有实际困难。
3、是否存在越老越吃香的工作?IT从业怎么办?
说实话,目前这个社会阶段确实有,但不是IT。我们说的越老越吃香,所处的行业需要相对的稳定。
比如医生、教师、律师,其中的律师来说,国家的法律虽然会变,但并不频繁,我看了下法律的变化,很多都是微博或社会事件才推动人大会议审议推动后才改变,所以很多都是十几二十年才变一次。新时代背景下,处理的案情虽然在变,但实质作为律师每天在工作中就面对和适应着新的变化,所以只要愿意投入精力投入专业的态度,真的会会越老越吃香。
对了,与其关注大龄程序员目前都去哪里了,还不如聊聊怎样走更长久些、更未雨绸缪些。
首先的出路自然是管理者,但毕竟是少数,不是所有人适合。针对管理者这个职位,我提一提个人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管理者需要在之前的从业经历和经验中,沉淀体系化的知识结构、方法论,在新的工作中,能够对年轻人进行最短最优路径的经验指导和复制,指导团队尤其是年轻人在项目过程中高效学习和成长,保障业务产品有更好的商业体验和创新,形成个人在输出上的专业能力,团队能够形成专业化的整体战斗力。这些是公司给大龄管理者付出高薪更愿意看到的隐性能力,也是大龄程序员才可能具备的能力:输出给团队专业成长的能力,而不是靠一个人的超强经验和能力去独当一面。
除了做管理,大龄程序员还可能在某一领域从事资深技术开发或架构的岗位。企业壮大的过程中,项目规模大了、难度大了、人员和流程都需要完善和提效,研发开始关注复用和质量,对成员的能力也有了进阶的要求,那就是进阶专业能力的要求。这里就要求,对某一技术领域不仅需要投入足够的热情和耐心,日复一日的沉淀技术专业能力,我相信在有实际市场需求的技术领域,还是需要工匠程序员存在的,他的输出不仅是技术方案的优雅,代码的产出不仅高效而且有更稳定的体验。同时,面对紧急故障,面对产品规划和需求设计、技术远期规划等方面,影响和指导着年轻程序员的成长和产出,这是大龄程序员的价值。而真正被淘汰的,是将就着这个职位过日子,在新技术挤占老技术趋势明显的情况下,依然不愿意学习新技术的程序员。没办法啊,目前这个阶段、这个社会还是残酷的,不未雨绸缪在大龄时是存在危险的。
在分析自己未来的兴趣、发展方向、投优势劣势等方面之后,如果依然确认达不到个人在专业能力上的优势,或团队赋能方面的优势时,再考虑创业或从事其他行业甚至提前积累一些副业,也是可以考虑的。IT行业在现阶段确实有青春饭的可能,但同时也给多年后的从业者们带来视野上、经验上、意识上的优势,这里是展开的题外话了。程序员们在就业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输出各种复杂的逻辑设计,这里会涉及到数学、结构化思考、产品方案、技术方案等理念的幻想型设计。外人觉得程序员思想单纯、简单,指的是程序员的性格简单,毕竟可能工作十年也只需要和产品、测试打交道,不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但实质程序员的思维并不简单,作为社会从业者的一员,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在就业的过程中,视野和行业知识的增长同时,发现了社会和大自然的部分规律,发现了社会群体和用户中越来越多的规律,数字化无时无刻不在建设,如果额外学习一些、理解一些人类行为、认知与人体神经内分泌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关系,并努力进行商业化思考和信息化、数字化的设计和满足,这样沉淀和积累,相比其他行业的就业者来说,尤其是三四五线城市的就业者来说,是有很大的竞争优势的,这个优势不仅体现在收入上,更体现在信息和意识的短差优势上,也就是说,因为IT的工作,已经深入到推动和变革整个社会的进步,未来数字化将可能无处不在,我们跟上节奏就必须锻炼和提升意识层面的能力,这个能力如果合理运用,可以更好的实现目前信息化的社会进程,其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商业项目、产品、服务都没有被识别出来,所以,很多IT转型的创业者,即便在传统餐饮等领域也有更好的表现。作为程序员,作为IT的从业者,利用行业所带来的视野、意识、资源和人脉团队优势,提前积极沉淀和思考副业、商业机会,以及不仅只作为程序员的视角进行思考,还可以站在产品、运营甚至客户企业的视角进行思考,或许下一份机会的把握会更靠谱。
回到题主的问题,IT行业是吃青春饭,虽然很痛很不愿意面对,但我们需要正视它、更需要面对它解决它,或许你还年轻,积极的心态充实自己、提前准备深入到进阶层次、或提前准备副业或转型,总归是有益无害的。